近日,2016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我校大学生喜获佳绩,再次夺得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本次竞赛于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月30日下午8:01~2月3日下午8:00(北京时间2016年1月29日上午9:01~2日上午9:00)在全球通过网络准时开始,历时4天96小时。
今年竞赛题目由4题增加为6题,MCM的A题是“热水浴”,要求参赛者建立一个现实、合理、有用的模型,考虑到浴缸的形状、体积和温度以及其他重要的因素,来使浴缸水温保持平衡;B题是“太空垃圾”,参赛者需建立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要考虑风险、收益,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定量或定性评估,为企业解决空间碎片问题提供方案;C题是“Goodgrant基金的挑战”,要求参赛者建立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投资策略,确定学校的投资回报率。最后,给基金会提供一份报告,说明建模的方法和主要结果;ICM的D题是“社会信息网络的演变和影响评估”,要求选手根据19十九世纪以来,在各种标志性媒体出现后,分析速度/信息流与信息内在价值的关系。并用提出的模型预测2050年沟通网络的关系和能力;E题是“我们朝着干渴的星球迈进吗?”,要求选手建立一个模型,该模型提供衡量一个地区为其人口提供清洁水的能力,在建模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动态特性。写一份20页的报告详细说明模型的优点和缺点;F题是“难民移民政策建模”,要求选手就欧洲难民问题提出迁徙模型,考虑并优先难民和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因素。并给联合国难民事务委员会写一封信,阐述解决方案。
参赛学生3人组成一队,任选一题,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从建模、求解、验证到英文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大赛不仅要求参赛选手具备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和论文写作功底,同时对其学术英文表达水平等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我校参赛队在教务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中心和信息学院的组织下,全体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利用学期内业余时间、实践教学活动周,特别是寒假假期,放弃假日休息和与家人的团聚,强化培训,精心演练,在比赛中奋勇拼搏,团结协作,再创佳绩。信息学院李秀娟老师指导的参赛队获得国际一等奖,刘通、陆伟和冯居易老师指导的3个队获得国际二等奖。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国际大学生各类竞赛中级别最高的一项赛事,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每年吸引众多世界著名高校参赛,国内外很多著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本年度竞赛共有来自中国(含港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17个国家的9773个队伍参赛,其中7636个队伍参加了MCM竞赛,获得二等奖以上的队伍约占参赛队的42%;另有2137个队伍参加了ICM竞赛,获得二等奖以上的队伍约占参赛队的60%。
MCM/ICM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我校学生受益面越来越广,参赛学生通过培训和竞赛的锻炼,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及团队协作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信息学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八日